当前位置 > 通知公告 > 教育部文件及通知 > 文章详情
教 育 部 文 件 关于200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
教社科司函[2007]143号
有关高等学校社科(科研)处、有关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 
  根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重大攻关项目管理办法”)规定,为做好200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以下简称“重大攻关项目”)中期检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重大攻关项目中期检查范围  
  本次中期检查的范围是2005年批准立项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二、 中期检查的基本要求  
  1.按照《重大攻关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重大攻关项目的中期检查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投标评审书》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研究计划合同书》为依据,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1)检查首席专家及课题组成员是否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研究进度是否符合项目研究计划的要求;  
  (2)检查是否有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出版时,是否标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字样;  
  (3)项目经费是否真正用于科研工作,开支是否合理等。  
  2.中检将作为重大攻关项目后期研究和后续拨款的主要依据。中检不合格或问题较为严重者,将视情形作出暂停后续拨款或撤销立项等处理。  
  3.无故不参加中期检查者,视为终止立项协议,将撤销立项并追回所拨经费。  
  三、中期检查的方式  
  重大攻关项目中期检查,需填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以下简称《中检报告书》),以按学科汇报、集中研讨的方式进行。  
  四、填报中期检查材料的程序  
  1.请各相关学校社科(科研)处或项目首席专家登录“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www.sinoss.net)”下载《中检报告书》的word表格,填写项目中期检查报告;  
  2.各单位将填写好经科研管理部门签署意见的《中检报告书》一式5份(含原件1份),相关材料、电子文本1份,报送至高校社会科学评价中心。  
  具体报送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21层21-A,高校社会科学评价中心,邮编:100029。《中检报告书》及相关材料的电子文本用E—mail发送至:pingjzx@hep.com.cn。联系人:李建平、梁芸,联系电话:010-58581195,58581197
  3.所有重大攻关项目中期检查材料请于9月12日前送达。
  五、按学科汇报、集中研讨安排  
  1.时间:9月17日、18日、19日(上午 8:00 开始,下午 2:00 开始)
  2.地点:高等教育出版社B座金马宾馆(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马甸桥东南角)。
  3.方式:分组汇报。同一学科或相近学科的项目为一组,由每个项目的首席专家(可随带三名课题组主要成员)依次汇报。  
  4.程序:  
  (1)项目首席专家以多媒体演示方式进行汇报(20分钟);  
  (2)每个项目汇报完后,所有与会人员就项目内容进行学术研讨(10分钟);
  六、其他事项  
  1.遵守保护知识产权原则。  
  2.参加会议的首席专家及随行人员食宿等请自行安排。
  附件:
   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word文档下载)
   2.项目分组和汇报顺序的时间安排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二○○七年八月二十二日
 
项目分组和汇报顺序的时间安排
 
9月17日上午
 
第一组:经济学

1
人民币均衡汇率问题研究
复旦大学
姜波克
2
我国土地制度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浙江大学
黄祖辉
3
自主创新战略和国际竞争力研究
清华大学
吴贵生
4
国际贸易摩擦、争端的成因及解决机制研究
南开大学
佟家栋
5
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与中国经济发展
南开大学
周立群
6
南水北调工程与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杨云彦
7
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同济大学
诸大建

 
 
9月17日下午
 
第二组: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宗教学

1
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体系建构与建设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张雷声
2
政治意识形态安全与意识形态现代化的社会学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
刘少杰
3
现代归纳逻辑的创新功能与应用及其认知基础研究
西南大学
何向东
4
20世纪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争论
天津师范大学
徐大同

 
 
9月18日上午
 
第三组: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国际问题

1
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
武汉大学
胡德坤
2
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
中山大学
桑兵
3
边疆多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新疆大学
张先亮
4
云南大学
周平
5
城市化理论重构与城市化战略研究
南京大学
张鸿雁
6
大国关系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
金灿荣
7
我国的地缘政治及其战略研究
复旦大学
倪世雄
8
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中央财经大学
王国华

 
 
9月18日下午
 
第四组:法学、政治学

1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法律与政策分析
武汉大学
黄进
2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国人民大学
范愉
3
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陈小君
4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曾宪义
5
环境侵权救济机制立法及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
王灿发
6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与管理机制研究
北京大学
周志忍
7
公共服务性政府构建研究
南开大学
朱光磊

 
9月19日上午
 
第五组:语言、文学

1
信息技术与大都市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中山大学
蔡立辉
2
数字信息资源的规划、管理与利用研究
武汉大学
马费成
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影视文化问题发展战略研究
清华大学
尹鸿
4
新闻传媒发展与建构和谐社会关系研究
武汉大学
罗以澄
5
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
南京大学
董健
6
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
王一川
7
中国早期文字与文化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
王晖
8
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文学与文化
南开大学
乔以钢

 
 
9月19日下午
 
第六组:教育学、心理学

1
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
西南大学
黄希庭
2
我国教师社会与经济地位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劳凯声
3
公共财政框架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王善迈
4
儿童、青少年学习的认知过程研究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华南师范大学
莫雷
5
我国学校教育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