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语语言文学系
本系是我国最早的一批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之一,也是国家教委确定的全国两个英语重点学科点之一。全系在职教授1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名),副教授28名,获博士学位的教师15名。
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在本系具有悠久的传统。从古英语以来的各个时期、各种文类(诗歌、戏剧、小说、理论等)的英国文学均有人研究,在英国古典文学(至19世纪末)方面尤其实力雄厚。美国文学,特别是南方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居领先地位。语言学方面,系统功能语法、社会语言学、文体学和应用语言学等分支均具优势。
由本系教师主编成撰写的《欧洲文学史》、《西方美学史》、《英语史》等教材已蜚声中外,获得很高声誉。近年来,本系先后承担国家和部委级重大立项课题14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奖26项。目前,本系承担的国家“八五”重点项日《新编欧洲文学史》的撰写工作已接近完成,同时也在进行本系拟定的两大工程:“北大英语系本科教材系列工程”和“英国文学经典名著翻译文库”。
本系设有“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挂靠本系的研究机构有4个:“中外妇女文学研究会”、“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会”和“文学与翻译研究学会”,其中2个为国家二级学会。本系和各研究机构每年举办3?次国际或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本系还主编两种学术刊物:《国外文学》(国家一级刊物)和《北京大学学报》(外语诺言文学专刊)。
本系拥有藏书丰富、订有国内外多种刊物的图书馆和配备良好的计算机室。此外,还拥有外语教学广播电台以及完备的音像资料和先进的语言实验室。
研究领域:英美文学、语言学、英美文化
领域内专家:(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逢鑫教授(博导) 语义学;词汇学;翻译理论。
申 丹教授(博导) 文体学;小说理论;翻译理论。
李赋宁教授(博导) 古英语;中古拉丁文学;乔叟;莎士比亚;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英语史。
刘薏青教授(博导) 十八世纪英国文学;十九世纪英美小说。
胡壮麟教授(博导) 语言学,尤其是系统功能语法。
胡家峦教授(博导)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斯宾塞:弥尔顿。
陶 洁教授(博导) 美国小说;美国文化。
2 俄语语言文学系
俄语语言文学系与英、西、东语等系及比较文学研究所于1995年3月共同设立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俄语系的流动站有俄语语言和俄罗斯文学两个研究方向。俄语系有雄厚的师资和科研力量可以指导和扶助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全系有数授7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副教授4名,已获博士学位的教师6名,正攻读在职博士的教师5名。俄语系拥有丰富的俄语语言及文学资料,订阅数十种俄语报刊,有较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同俄罗斯、吉尔吉斯、美国、日本、香港和台湾等国和地区的俄语语言文学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保持着不间断的学术交往,每年举办规模不等的国际国内的学术活动,并经常邀请国外专家学者及作家来校讲学交流。我们热情欢迎国内外取得博士学位的学人进站从事俄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俄语系在职教授的专业方向分别是:
李明滨教授(博导) 俄罗斯文学史和中俄文学关系及文化关系。
李毓榛教授(博导) 俄罗斯文学史,俄语文学翻译。
任光宣教授(博导) 俄罗斯文学史。
吴贻翼教授(博导) 俄语语法学。
李国辰教授(博导) 俄诺教学法,实践俄语。
魏 玲教授 俄罗斯文学史。
陈 玫教授 对比语言学,实践俄语。
3 东方学系
东方学系的前身是东方语言系和东方语言文学系。创建于1946年,是我国开设东方学科历史最悠久的系科。它拥有全国一流的师资、科研队伍,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34人。
东方学系以东方语种和国别文化(或地区文化)设置专业。目前设有蒙古语言文化、朝鲜语言文化、日本语言文化、越南语言文化、泰国语言文化、缅甸语言文化、印度尼西亚语言文化、菲律宾语言文化、印度语言文化(印地语)、印度语言文化(梵语、巴利语)、巴基斯坦语言文化、波斯语言文化、阿拉伯语言文化、希伯莱语言文化等14个专业。其中有9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和4个博士点(印度语言文学、日本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言文学和亚非语言文学)。上述4个博士点可招博士后研究人员。东方学系拥有国内较丰富的有关东方文化方面的图书资料,目前文、巴利文、印地文、乌尔都文、波斯文、阿拉伯文、日文、英文、荷兰文、法文、德文和俄文等20余种语言的藏书,共10万余册。备有图书室、阅览室和声像设备等。
中外著名东方学者、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季羡林教授是东方学系的创始人,长期任系主任。他以自己的博学、高深的造诣和在东方学流域丰硕的研究成果赢得国内外学术界的赞誉和尊敬。他虽因年迈而辞去系主任职务,但仍然时刻关心着东方学系的发展,并以“老骥伏枥”的精神继续率领大家攀登科学高峰。
东方学研究在我国正在蓬勃发展,有着广阔的领域,我们竭诚欢迎有志于从事该学料研究的博士生来我校博士后流动站进修、深造。
专业简介
(1)印度语言文学
本专业领域专家:
季羡林教授(博导) 印度古代语言文学
王邦维教授(博导) 印度古代语言文学
刘安武教授(博导) 印地语言文学
(2)日本语言文学
本专业领域专家:
徐昌华教授(博导) 日本语言
顾海根教授(博导) 日本语言
潘金生教授(博导) 日本语言文学
(3)阿拉伯语言文学
本专业领域专家:
张甲民教授(博导) 阿拉伯语言
陈嘉厚教授(博导) 阿拉伯语言
仲跻昆教授(博导) 阿拉伯文学
孙承熙教授(博导)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4)亚非语言文学
本专业领域专家:
李 谋教授(博导) 叶奕良教授(博导)
姚秉彦教授(博导) 史习成教授(博导)
孔远志教授(博导) 赵 杰教授(博导)
3 西方语言文学系
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2年建立的隶属于总理衙门的京师同文馆,1902年总理衙门改为外交部,遂将同文馆并入京量大学堂即今天的北京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时又把当时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法大学等单位的外语系的教师调入该系,以已故教授冯至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学者为西语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老一辈的师长多已退休,新一代的学人已经成长起来,他们继承并发报了前辈的优良传统,严格遵循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效法大量们“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字空”的精神,使西语系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在全国高校相同学科中居于领先地位。目前该系设有德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及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三个博士点,全系有教授16名,博士生导师8名。除学校图书馆外,系阅览室有二万余册外文藏书和多种外文杂志,可供教学和科研使用。
专业简介
(1)法语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领域专家:
张冠尧教授(博导) 文学翻译、加拿大文学。
王文融教授(博导) 文体学、叙事学。
王庭荣教授(博导) 法语史。
罗 peng教授(博导) 法国文学史及文学批评。
任友谅教授 商务法语及法国电影。
顾嘉琛教授 法语语法及文学翻译。
王东亮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符号学及法国文学。
(2)德语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领域专家:
张玉书教授(博导) 19、20世纪德国文学。
范大灿教授(博导) 德国文艺理论及德国现当代文学。
赵登荣教授 德国19世纪小说。
张荣昌教授 德国19世纪及文学翻译。
马文韬教授 德国文学史。
金海民教授 德国的政治文化等。
李昌珂副教授 德语文学及德国法律。
(4)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本专业领域专家:
赵振江教授(博导) 西班牙语国家诗歌及拉美文学史。
赵德明教授(博导) 当代拉美文学思潮及文学批评之比较。
段若川教授(博导) 拉美文学史。
徐曾惠教授 西班牙语言词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