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迈上新征程的起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括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5月19日,“中国式现代化”系列国际高端论坛之“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的未来”国际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聚人大,深入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张吉明出席并致辞,罗马尼亚前总理阿德里安·讷斯塔塞(Adrian Nastase)作特别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叶康涛主持。
张东刚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一带一路”是中国共产党携手世界各国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二者目标一致、本质相同,具有内在的逻辑同一性,体现了“中国梦”与“世界梦”、“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息息相通、美好与共。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学校牢记嘱托,始终把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作为“人大人”的光荣职责,举办“中国式现代化”系列国际高端论坛,发挥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优势,正在成为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强劲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核、共同的发展目标、共同的安全追求。希望以今天的研讨和报告发布为契机,持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意义的理解把握和研究阐释,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凝聚多方智慧和更多力量,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和更好社会制度提供新助力!衷心希望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奋进,推动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世界和世界人民更加美好的明天。
张吉明表示,十年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硕果累累,已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成为各方共同打造的国际公共产品,前景广阔,前途光明。本次论坛就“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的未来”进行深入研讨,梳理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发展战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理解认识其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科学展望其未来前景,对于促进中外相互了解,增信释疑,扩大共识,凝聚起各方推进共同发展的强大合力具有重要意义。
外交学会将一如既往为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式现代化搭建桥梁,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阿德里安·讷斯塔塞(Adrian Nastase)作特别演讲。他表示,我是中国的朋友,今天能在中国人民大学作主旨发言,并从各位的经验中相互借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任务和挑战。如何提升国家发展和治理水平,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这个宏大的命题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应当考虑文明的发展需要共存。全世界有很多现代化的模型和范式,今天的活动以及即将发布的成果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介绍有助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框架,倡议的实现需要世界舞台上的成员们集体合作,在尊重差异的同时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我们所有人都对地球家园的未来有着相应的责任,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增强了解、增进学术合作。
叶康涛在主持中表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休戚相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总结与梳理“一带一路”十周年来的经验,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全球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廖群发布研究报告《“中国崛起顶峰论”批判》,聚焦中国发展的未来思考。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丝路学院副院长王文主持。
随后,参会嘉宾进行主题发言与讨论。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原司长欧晓理就《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和“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发言。
罗马尼亚前总理阿德里安·讷斯塔塞(Adrian Nastase)就《中国:未来展望与崭新全球外交》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就《“一带一路”的未来要根据合作发展的需要来确定规则和秩序》发言。
三大洲社会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维贾伊·普拉萨德(Vijay Prashad)就《如果没有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带一路”倡议、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发展倡议都是无法存在的》发言。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鼎鑫就《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融合发展:世界共同繁荣之路》发言。
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原署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John Ross)就《“中国崛起顶峰论”是个谬论,中国应该成为很多国家的表率》发言。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国家“一带一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梁昊光就《“一带一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篇章》发言。
本次论坛也是“全球治理论坛”系列之一,由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