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会议资讯 > 会议动态 > 文章详情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讨会暨北京大学第二届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学术论坛举行
2023-05-22 作者:继续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北京大学

     5月17日,由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北京大学第二届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学术论坛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本次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主题,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八指导组组长、原总会计师闫敏,副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陈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仰海峰,继续教育部副部长迟春霞,医学部继续教育处副处长马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育处副处长闫辉,以及全校各院系访问学者、进修教师15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主持。

138d581c3f1b4fcdb4ac848a25de2c1b

     闫敏指出,接收和培养访问学者、进修教师是北京大学支持兄弟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服务国家教育和人才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次论坛的筹备和举行正值北京大学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今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发表重要讲话五周年,论坛的主题“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充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迟春霞指出,本届论坛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安排。她认为,此次论坛具有四个特点:一是继续教育部与承办学院联合发力的协同效应更加明显;二是论文征集突破单一院系的边界,向全校不同学科的学员开放;三是医学部学员首次参加论坛,更多学科的学员受益;四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即将承办第三届论坛,标志着论坛的举行地将不再局限于燕园校区。

     仰海峰指出,论坛主题“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核心论题,提出并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如何以一种理性自觉的方式、学术的话语体系深入研究是当前学界的重要任务,也是论坛应着力探讨的论题。

     本次论坛共收到学术论文57篇,评选出优秀论文10篇。闫敏、仰海峰、迟春霞分别为优秀论文获得者代表颁奖。元晋秋代表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发言。他表示,在学习期间,继续教育部等学校各职能部门精心设置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讲座与课程,精心筹办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坛,提供了各种用心、贴心、暖心的服务。自己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提升学养,坚持“敢为先、常为新”的精神气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下一届论坛承办单位代表闫辉向大家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在金秋十月到北大医院参加第三届学术论坛。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肖贵清作题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几个问题”的主题报告。他从分析党的二十大为什么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入手,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他呼吁广大学员要加强比较研究,齐心协力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学术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学术贡献。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作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题报告。他结合自己早年的访学进修经历,建议广大学员到一个地方访学一定要待够一年,经历春夏秋冬,才会对访学的地方有一个特别好的、特别完整的理解。他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和学术背景,分享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他认为,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做以下三件事:研读文本、宣讲报告、理论研究,这三个步骤是层次递进的。

     在主题发言环节,云南大学马志霞、云南师范大学闫文仙、新疆社科院迪德尔古丽、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牛涛、闽江学院施奕、江西财经大学邱俊钦、广西大学元晋秋、浙江理工大学屠玥等八位访问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分享了研究成果的核心观点。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副主编汪世锦、《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编辑部主任许宝友分别进行了现场点评。

     陈培永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此次论坛既有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又有知识广度、点评精度和现场热度,呈现了一场高质量的学术会议,希望大家通过对这次学术论坛主题的深刻理解,明确我们的学术使命、学术任务,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5月17日下午,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参观了“共命运同前进——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主题展览”“同人民一起开拓 同祖国一起奋进——北京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2’重要讲话精神五周年暨庆祝建校125周年主题展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巩梅老师作讲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