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6日,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高等教育教席共同举办的“全球格局下的中国高等教育”论坛在教育学院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重点围绕“比较与历史视野下的中国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教学中的科技赋能”“高等教育与全球共同利益”四个议题展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香港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11位知名专家作主旨报告,校内师生、校友和兄弟院校师生近百人参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高等教育教席于1999年依托北京大学设立,该教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亚太地区设立的第一个高等教育教席,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教育教席。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高等教育教席主持人阎凤桥教授致辞。他回顾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脉络和传统,并指出,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高等教育重大问题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得到解决,并且只有在国际视野下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高等教育的方位。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闵维方基于全球视野,围绕高等教育发展形态、发展动力、发展目的三个方面,阐述了高等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包括实现低碳绿色发展、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等。闵维方指出,高等教育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必须充分重视高等教育的价值,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协调配置,同时坚持高等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多措并举促进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围绕高等教育国际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阐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定位。他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应当以自身发展为立足点,促进高等教育全球交流合作,形成现代高等教育治理多元化格局,同时不断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开展创新性实践活动,弘扬全人类教育的共同价值,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变迁,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置于当代中国时代背景下,阐述了改革的目标、方式、动力和路径,分析了改革的难点与关键环节,包括“放管服”改革、科教体制融合改革、高校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教学科研组织方式改革和教育评价考核机制改革,就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问题提出了重要的理解框架和政策建议。
浙江大学特聘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眭依凡,香港大学讲座教授Gerard Postiglione,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别敦荣,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卢晓中,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杨锐,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阎光才,西安大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CIES)会长李军,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李立国分别作主旨报告,就全球格局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发表各自独到的观点。
阎凤桥,李军,北大教育学院哈巍研究员、沈文钦研究员先后主持论坛有关场次。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晓黎参加了论坛。在论坛现场,与会者踊跃提问,讨论热烈,气氛活跃。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蒋凯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本次论坛研讨深入,对理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和新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推动全球高等教育合作和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