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16日,由四川大学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技术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五届“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论坛顺利举行。外交部欧亚司参赞张维利,俄罗斯联邦总统驻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副全权代表马什科夫采夫,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二级巡视员席茹,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州教育与科学部部长彼得洛娃,“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俄方主席、下诺夫哥罗德国立技术大学校长德米特里耶夫,“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中方秘书处秘书长、四川大学校长姚乐野及来自中俄四十余所高校的百余名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线上开幕式。
张维利表示,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长江、伏尔加河两地区合作交流不断扩大,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希望“两河”高校联盟依托雄厚的教育基础和丰富的人文积淀,进一步探讨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合作,让双方更多高校投身两地区合作事业,让双方合作成果更多惠及普通学生和民众,成为面向两地区和两国优秀青年的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马什科夫采夫对第五届“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自中俄两国元首就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后,两国关系一直稳定发展。相信随着时间推进,中俄双方教育合作项目会进一步增长。希望大家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为加强两国人民友谊贡献力量。
席茹表示,“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是中俄地区间深化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与平台。期待本次论坛进一步推动地区内部的科技创新合作与人文交流,为进一步深化中俄地方间交流合作,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彼得洛娃表示,联盟自成立以来,已成为中俄两国成员高校在教育、科技以及文化和人文等领域开展合作的有效平台。期待联盟能进一步增进各所大学之间的联系,发展现有项目、启动新项目,集聚成员高校力量和资源,提升国际合作质量,产出更多成果。
姚乐野代表四川大学和中方高校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欢迎,对各成员高校五年来为联盟建设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就如何推动“新时代中俄高校合作的创新与发展”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进一步深化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合作;二是希望进一步深化高水平科技创新合作;三是希望进一步深化高层次人文交流合作。姚乐野强调,中俄两国高校众多、各具特色、潜力很大,让我们进一步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开放共享,共同为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作出更大贡献。
德米特里耶夫在致辞中示,“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是发展中俄教育科研合作最有力的平台。五年来,联盟已成为俄罗斯和中国大学之间教育、科研和人文合作的坚实平台。希望论坛的讨论更具有建设性、创造性,成为进一步深化中俄大学合作关系的助推器,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助力。
论坛开幕式上,颁发了“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优秀科研合作伙伴奖”,首次奖项授予了安徽大学崔杰教授与奥伦堡大学波洛杜琳娜教授。随后,举行了“长江—伏尔加河”地区文学精品互译项目启动仪式。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新时代中俄高校合作的创新与发展”,来自20余所中俄成员高校的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中俄高校教育与人文合作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新时代中俄高校学术与科技合作的新模式和新路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会专家分别就中俄地区合作,中俄高校间人才联合培养、人文交流合作,以及双方在语言学、医学、数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及信息工程等领域具体科研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在论坛闭幕式上,姚乐野对参会嘉宾表示感谢,并简要总结了此次论坛成果。他指出,“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立五年多来,在共同开展教育与人文交流,促进学术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期待本次论坛碰撞出的思想火花能够尽快的结合现实,为推动中俄合作共赢作出应有的贡献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