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素语义在语言中地位极为重要,无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分析方法,还是欧洲大陆词素分析方法,词素都被认为是最小的、不可进一步切分的音义结合体。聚合关系是指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单位之间的关系。随着构词语义研究不断...[详细]
动词隐喻衍生而来的新的语义,即隐喻义位,会有相应的形式变化和体现,这由“语义决定句法”的语言规则和语义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本质所规定。本文将对动词隐喻多义这一语义句法关系中的聚合形式性能展开分析和讨论。具体分析中,我们将着重从动词同义转换和...[详细]
范畴划分是语言研究中不容忽视的基本问题。视觉感知动词是俄语感知动词系统中的重要类别。兼顾语言世界图景中感知主体和客体参项的地位及其能动性,综合词汇语义和句法特征,根据“积极性/消极性”、“主体定位/客体定位”两组参数,对视觉感知动词次范畴...[详细]
俄汉虚义动词在研究方法、划分标准、界定范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源自俄汉虚义动词研究的目的不同。汉语虚义动词的研究在于揭示虚义动词具有的一系列语义、句法、语用等特征,而俄语虚义动词的研究在于揭示两个词汇在组合层面具有的熟语性搭配...[详细]
据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宗旨,翻译是关涉“语言表征重构”和“话语属性操作”认知过程的间接言语行为。目前笔译理论尚只停留在“做什么”的层面,本文旨在将认知语言学属性推理渗透到翻译理论层面,为其提供深层理据,明晰翻译中“为什么做”及“怎么做”的细...[详细]
文章介绍术语概念演变基于自然与社会知识发展,强调澄清术语概念的重要性,并指出一个民族具体术语集整理与规范需合理借鉴其他民族术语和国际词。[详细]
术语学根植于社会和人文科学(语言学),接近于方法论科学(哲学和认识论、认知科学、符号学、系统论),即术语学是融合了语言学科、科学学科和方法论学科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文通过阐释术语学与当代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联系,明确术语学的学科...[详细]
本文简要梳理俄罗斯术语学发展的现状,将其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论述俄罗斯术语学研究的9个方面主要问题,包括:术语的本质,术语与术语概念的定义,术语的语言结构,术语系统的本质,术语与术语系统的雏形与发展,术语与术语系统中的自觉与自发、天然与人...[详细]
作为20世纪重要的人文思想家,A.洛谢夫和M.巴赫金是同时代人,他们的年轻时代都浸淫于20世纪俄罗斯艺术、哲学和文化复兴的白银时代,其主要著述都完成于1920年代末期,而思想探索贯穿于整个苏联时期。他们的理论体系似乎迥然不同,但实际上在许多方面存在...[详细]
俄语于1828年作为独立的学科被纳入俄国中小学的教学体系,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世纪,这中间俄罗斯历经了几次政治制度的变革,但俄语的重要性从未被教育者忽视过。1993年,俄语作为国家语言被写入俄罗斯联邦宪法,从此,俄语作为国语具有了法律依据和保...[详细]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科是我国历史最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俄语教学和研究中心。拥有从大学本科到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自1941年在延安创办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至今,70多年来黑龙江大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