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为本位,具有明显的泛道德主义特征。“以德治国”就是这一文化传统和伦理取向的鲜明写照。道德主义既可与国家意志、权力话语结合,又能够和草根立场、民间情怀同构。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媒介,其基本治理取向同样显现出泛道德主义的倾...[详细]
自媒体(we media)是指大众自主发布自己所知的信息和新闻的媒介平台,在中国如早期的博客和当下的微博、微信。这些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发展出的新型媒介形态,正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信息传播生态、舆论格局和话语结构。自媒体信息传播中道德问题层出...[详细]
新闻自由在当代媒体环境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然而更为便捷的资讯传播也同时放大了新闻自由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将眼光投向新闻自由高度发达的美国,从其现实判例中寻找规范新闻自由的有益启示。[详细]
媒体和司法是现代社会的两大公器,共同维护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媒介对于司法公正的合理监督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有着重大意义,但监督一旦越位成为“媒介审判”则会对干扰法律进程,损害司法精神。思考中国语境下“媒介审判”产生的原因以及其中媒介和司...[详细]
在生态学范式下,公共关系与新闻媒体间“职业共生关系”是最理想的选择,“专业主义同构”则是这种共生关系下最理想的状态。然而,从当前的中国现实语境下却走向了相反的道路。究其原因,公关发展的实践范式已经形成并固化,要挑战固化的范式,不仅仅是在...[详细]
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重要的财产形式受到了制度和法律的保护。然而知识产品本身具有的公共性强调了受众的福利和公共利益,为实现公平正义原则,知识产权制度反对对知识产权的垄断和滥用,以保护社会公众的权利,促进信息、文化产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