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统梳理了转型期以来中国媒介伦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对1992-2009年国内新闻传播专业七种核心期刊有关媒介伦理问题的论文进行系统的内容分析和质化研究,力图全方位展现总体情形、相关视角、研究方法、争议焦点及研究真空等,同时对具体的媒介伦理研究...[详细]
作为传播研究中具有思想基础、哲学基础性质的研究,媒介规范理论对相关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媒介规范的梳理和研究,本文得出了三个层面的结论,第一个层面是媒介规范理论的范畴,第二个层面是媒介规范理论发展的脉络,第三个层面是从媒介规范理论...[详细]
本文主要以1989-2009年中国大陆公开发表的探讨和研究中国大陆电影分级制的文章为对象,通过系统分析呈现和揭示中国大陆电影分级制度的研究特征、争论焦点以及中国电影审查向分级过渡的困境所在,并以此为中国大陆对电影分级制度的研究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注...[详细]
本文从美国“洋葱”机构的介绍入手,引发对我国“假新闻”传播在伦理认知方面的思考,全文通过构建媒介化社会的理解及其对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来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假新闻”传播的逻辑,并从伦理与媒介伦理认知的角度探讨其传播的悖论与可...[详细]
本文对博客伦理问题的探讨基于两点。一是根据博客内容所呈现的主体的不同,对博客进行分类;二是运用“波特图式”对博客伦理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博客伦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探讨了解决的途径。[详细]
网络越来越成为公民维权的工具。在网络维权事件传播中,由于网络自由传播、缺乏专业资质以及专业机构把关,造成网络真实与虚假信息并存,维权与诽谤难辨,以及传播公平的问题。传统媒体是网络维权事件传播中准确可靠信息的消息来源,也是网络权威意见的提...[详细]
本文认为国内目前对于媒介伦理的研究缺乏一个普遍适用的道德推理模式,因此试图考察波特图式在媒介伦理问题的研究方面的适用性。笔者首先对波特图式的内容和分析步骤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经典案例的简要分析将其引入到媒介研究的话语之中。为了考察波特...[详细]
在媒介伦理问题凸显,加强媒介伦理教育迫不及待的今天,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新闻教育史料的阅读,试图寻找民国时期新闻教育思想中的伦理观念,总结它的特点,发现其中的规律,或许对当下的媒介伦理与规制有所启发。[详细]
广告似乎天生就存在某种缺陷,逐利是其本质,因而在广告主、广告代理商、广告发布者即媒介和受众以至社会环境间的各种利益流动中,广告与道德防线的冲突似乎无可避免,而广告伦理问题则成为广告学者及广告从业人员绕不开的话题。本文主要是对近几十年来国...[详细]
在新媒介环境中,传统媒体越来越多的使用来自网民信源的信息。而在新媒介事件传播中,传统媒体肩负着对网民信源更正和补充的“修补”责任。因此,传统媒体如何使用网民信源信息责任重大。核实是使用网民信源的基本伦理准则,但在新闻实践中会存在种种现实...[详细]
本文通过对国内媒体有偿新闻典型案例进行系统收集与深度分析,对典型有偿新闻案例进行深度的质化研究,并辅以第一手的访谈与业界调研,对有偿新闻的产生原因、问题性质与类型,预防及问责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而详实的探讨。本文创新性在于,从微观的具体...[详细]
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伦理观念,在宗教信仰上更具有专一性、民族性的鲜明特点。由于历史、社会、经济等原因,少数民族在媒介话语权上处于弱势和被动。本文试从媒介伦理的角度来梳理少数民族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