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在线期刊 > 媒介研究

媒介研究

媒介研究[2004年第3期]

  • 媒介研究

    • (方兴东,姜旭平,关志成,刘双桂)·博客(blog)的媒体开放源代码理论研究——博客(blog)与自由软件发展机制的对比分析

      新兴的博客是互联网技术促成的一次新的媒体革命,是真正发自草根阶层的个人媒体力量的体现。博客的出现集中体现了互联网时代媒介业所体现的商业化垄断与非商业化自由,大众化传播与个性化(分众化,小众化)表达,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三个基本矛盾、方向和...[详细]

    • (Carolyn A. Lin ,沈菲,周葆华译)·交互式传播技术应用模型1

      :在不断进步的中介传播技术采纳和应用研究领域中,最具价值的进展之一就是不同传播的研究传统的日益整合。这种方兴未艾的融合为传播学研究者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分享和挑战,及大家遵从的“本土”研究传统的机会。本文提出了一个整合研究模型,并解释了该...[详细]

    • (邵培仁,章东轶)·论流媒体时代的挑战与电视生存

      流媒体技术的出现使音频文件在网络媒体中的顺利传播成为现实,从而使网络媒体对于电视媒体的直接竞争开始突现。本文以“流媒体时代”下的电视媒体为考察对象,分析了流媒体带给网络媒体的新变化、电视节目媒体所面临的挑战、生存机会,并提出了电视节目媒...[详细]

    • (闵大洪)·中国互联网上的民意表达

      :本文论述了中国互联网上的民意表达,主要观点为:1、尽管互联网在中国开了不同以往的传播新生面,但互联网新闻和信息传播仍要受到中国当前传播环境的制约,故互联网在中国尚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公共领域”,我们最多可称之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领域...[详细]

    • (温 飚)·世界数字广播电视:新年伊始新发展

      :数字广播电视是当今世界经济、技术、文化领域内最引人瞩目的亮点之一。本文综合了世界主要国家数字广播电视的最新发展数据和动态,概述了2004年以来部分数字广播电视发展较快的国家在数字音频广播和数字地面电视方面的新举措和新态势,介绍了这些国家为...[详细]

    • (陈共德,熊杰)·面对直播卫星电视冲击的我国有线电视

      早在几年前开始的国外直播卫星电视与有线电视的激烈大战,似乎跟我们没有关系。但是,如今我国发射直播卫星电视的脚步声依稀可闻。仍在体制困境和经营困境中的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优势已越来越少了。散乱差的状况必须改变。呼唤全国性有线电视核心企业的建...[详细]

    • (罗伯特?伯内特,陈丽娟译)·信息技术和媒介 媒介和传播研究的盲点?

      本文以哈罗德?英尼斯和马歇尔?麦克卢汉所提出的“传播的偏向”和“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为出发点,论证了媒介在建构社会文化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指出目前传播学研究者大都集中在对传统媒介产业的研究上,而忽视了对网络媒介新技术的研究。作者指出新...[详细]

    • (罗伯特?弗古森,杨晓丽译)·新技术

      本文主要讨论在新技术充斥社会的今天,媒体质询者应该注意研究什么样的问题?随着新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媒介可能会发生什么值得探讨,注意和研究的问题么样的问题?罗伯特提出的这些问题,对于媒体质询者和研究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详细]

    • (杨斌艳)·试论互联网发布新技术与传统的媒体编发体制的关系——以Blog和Wiki为例

      互联网发布新技术的出现和迅速普及,使得传统的媒体编发体制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本文认为,以Blog(博客)和Wiki(维客)为代表的互联网发布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人是作者,人人是编辑”成为可能,以互联网发布新技术带来的“更加有效的自由表达”与传统媒体...[详细]

    • (俞靓 陆娅楠)·数字电视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李希光与全国人大代表朱开友的对话

      [详细]

    • (加里甘普特,苏珊德莱克,李冬梅,杨娜译)·地球村中的媒介化家庭

      媒介的每一次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私人空间和公共场所的作用,也改变了它们的本质。20世纪见证了家庭从“不可侵犯的私人领域”向“公共的传播中心”转变的过程。这也使人们对家庭空间的体验方式随之改变。媒介技术的整合要求把家庭重新建构成为一种社会空...[详细]

    • (无)·主编手记

      [详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