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实,借鉴“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劳动收入占比的演变情况,特别是这一过程中影响劳动收入占比变动的因素。然后利用199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二元经济结构...[详细]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面临户籍等制度的约束,表现出诸如“离土不离乡”、“抱团”等独特现象。“家庭决策”和“社会互动”是解释这些独特现象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数据,实证探讨了家庭决策机制...[详细]
本文从资本回报率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关于“中国奇迹”的一种新解释。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本文发现,改革以来,我国的生产率增长,一方面直接拉动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通过提升资本回报率,引发相应的高投资,间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而...[详细]
朝阳产业往往代表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培育地区朝阳产业不仅能带动经济增长,更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因此,如何选择朝阳产业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市场需求、经济效益、比较优势、产业带动、就业吸纳和资源环境密度等标准,构建了六个层面九个指标的...[详细]
本文在计算出相对绿色GDP的基础上,运用三阶段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绿色经济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经济开放度、经济社会结构、政策制度、人口结构和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的外部环境对经济效率均...[详细]
所有的结构特征都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理解,涵盖城乡、产业、区域、投资等内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并从各方面作用于需求、供给及供求结构,进而最终影响合意发展速度。与各发展阶段相对应的经济结构特征决定了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详细]
计量经济学研究无疑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其可信性一直在遭受质疑。计量研究在识别因果上的能力受到了来自数据和方程设定两个方面的影响。从计量所约定的“因果”概念来说,数据概念和衡量的不确定性、数据解释的主体依赖性、数据产生过程对外生变量的依赖...[详细]
本文使用163个国家和地区1998-2010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民主与收入的交互作用对腐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民主对腐败的作用具有门槛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当人均收入到达一定水平之后,民主水平提高才能减少腐败,并且民主对腐败的抑...[详细]
以MPI多维贫困指数为基准,增加收入维度,组成四个维度11项指标,并选取CHNS(1989—2009)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非等权重赋值,考察了不同时期中国多维贫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农村收入贫困为中国贫困的主要致因,约为城市贫困的6...[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