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利用2007年的住户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城镇地区在类终身雇佣、长期雇佣、短期雇佣和无合同雇佣下工人的收入方程和收入差距,发现:(1)在不同雇佣关系下影响工人收入的因素各有不同;(2)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收入均值的差异分解显示,劳动...[详细]
我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和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背景,为深入探寻经济发展差距背后的经济规律,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研究线索。通过引入专业化分工和交易成本,本文建立了超边际视角下地区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揭示了经济系统中分工演进与制度环境影响下交易...[详细]
本文利用西部地区1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全面分析了自然资源开发对西部地区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表明,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恶化了西部地区的要素收入分配,但是,资源产量和资源价格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并不相同。自然资源开发数量的变化对要素...[详细]
本文根据1990——2010年统计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和隶属函数协调度模型对江苏行业收入差距适度性进行了测度与综合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行业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社会稳定评价指数、经济增长、资源配置效率、分配公平、经济社会协调...[详细]
本文使用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采用倾向得分法(PSM)研究政治资本对农民个体收入的影响,以克服前期学者研究中的样本选择性偏误问题。同时,采用自抽样法(Bootstrap)进行统计推断。结果表明:政治资本对农民个体收入有正的效应。相对于...[详细]
Using 25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EMCs) and 22 industrial countries (ICs) for the time period 1980-2007,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magnitude of exchange rate misalignment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with the con...[详细]
运用中国30个省份1997—2010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分别实证考察股票市场与信贷市场发展对以专利授权度量的技术创新的影响。我们的基本估计结果显示,股票市场的发展会促进技术创新,而信贷市场的发展则阻碍技术创新。在将内生性或因果倒置问题纳入考虑后,我...[详细]
本文以安徽省为例,研究了“产业转移对承接地企业业绩的影响”这一问题。文章介绍了安徽省产业转移近年来的现状,使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了企业绩效的综合指标,之后分析产业转移前后安徽—江苏、安徽—湖北企业业绩的增长差异,发现安徽企业在承接产业转移之...[详细]
文章利用2010年重庆市云阳县三峡移民家庭收入和支出调查数据,基于统计分析和家庭支出模型的回归估计发现,政府转移性收入对家庭支出贡献较大;家庭人口越多,家庭支出越大;家庭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成年人比例、小学以下儿童的比例越高,越不利于家庭支...[详细]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是要依托本土市场需求来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文章从国内价值链视角,基于1981-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实证研究了本土市场需求对不同贸易方式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巨大的本土市场需求规模、高端市场需求容量、客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