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正处在一个以五大转折为特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拐点之上。转型期社会尤其发展中大国的发展更具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因为既要克服前转型期社会的路径惰性、制度惯性或文化习性,也要创造后转型期社会的新要素,同...[详细]
过去50年是个创造经济奇迹的时代。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创造了又一个经济奇迹。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后发优势的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就是后进国家相对于先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客观有利条件...[详细]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户(“小农”)的市场化进程以及当代中国不同地区农户的市场化程度。研究认为,第一,当代中国正处于特殊的经济社会转型期。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市场化的转型来推动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的转型。必须以...[详细]
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奇迹来自财政分权化后地方政府促进本地经济的积极性,然而却隐含着地区经济结构不协调和环境不可持续的制度后遗症。因此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引入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博弈过程中的事权范围的界定和推导,分析不完全契约结构中的利...[详细]
在已有的实证研究中,金融发展水平指标的选取存在一定的缺陷,并得出了存在明显分歧的结论。本文利用我国1986-2005的时间序列数据,从规模扩张、效率提升和结构完善等三个方面,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回归,对金融发展水平与中国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实证...[详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剧,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将不利于我们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本文主要从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农民工资性收入两个方面研究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问题。对中国的2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了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详细]
本文以改革后我国各省区人口因素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ADF检验、Johansen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显示人口数量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负相关关系,并且人口数量对人口大省经济增长存在阻碍作用;人口质量因素对各...[详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逐步深入,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之一。虽然已经有些学者对我国居民的医疗消费不公平问题进行过研究,但尚没有正式和严谨的检验:究竟是否存在医疗消费不公平性问题?存在哪...[详细]
研究目的:分析中部地区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其未来变化趋势。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法、灰关联分析。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在省际间呈现出较大的一致性,而在土地利用类型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经济总量、人均产值以及三次产业结构和农业产出是中部地区...[详细]
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和实证比较选取Aquino指数对中澳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测度,然后利用GHM法将产业内贸易细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从更深层次研究中澳产业内贸易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发现:中澳初级产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但Aquinio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详细]
目前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关系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二者间的因果联系上,并形成了三种主流观点: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和互动论。本文利用中国分行业统计数据,借助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我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间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