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管制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政策是否会损害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并影响经济增长吗?本文分别从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理论分析的政策含义。 [详细]
尽管产业结构对资源消耗和经济增长有很大影响,但其理论基础并不明确。基于这个考虑,本文研究在存在自然资源约束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给定的假设前提下,短期内,由于不同的产业结构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不...[详细]
随着三峡工程主体工程修建完毕和投入正常使用,三峡工程已经进入人口、经济等方面数据的复核阶段。此时,对三峡库区土地资源的承载力状况再次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土地资源承载力概念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在对此概念...[详细]
库兹涅茨假说是指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和生态环境先恶化后改善。中国过去30年经济快速增长,但收入分配和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证明库兹涅茨假说在中国是存在的。但这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并不矛盾。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舒适三者不可能同时达到。和谐社...[详细]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认为环境污染与收入增长之间是一种先增后减的倒U型曲线关系。按照这一假说,发展中国家正处于污染与收入增长同时发生的阶段,如何尽量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任务,政府作为污染供给...[详细]
环保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的显著特点又使它成为一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本文探讨了环保产业的性质及特点,并运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框架分析了中国环保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结论表明,中国环保产业呈现出垄断与竞争并存的格...[详细]
从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的一般理论关系来看,市场集中度与产业利润率呈现一个正相关关系、但与市场绩效呈现一个负相关关系,如市场集中度低、利润率低但市场绩效好。然而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这种关系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及市场绩效进行分析,发现中...[详细]
当今产业竞争力的源泉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产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旧的产业政策的缺陷越来越突出。中国需要根据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引入新的产业政策,培育和完善产业集群,以提高产业竞争力。[详细]
通过授予新技术以私人产权,使得作为公共物品的新技术可以通过市场的手段由私人部门提供出来,是专利制度的本质。它在总体上比政府奖励制度更有效率。经典的专利经济学高估了专利制度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一个技术进步加快的时代,累积性创新成为常态,更...[详细]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结构、出口产品竞争力及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实证分析,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双方的竞争与互补关系进行了分析,对中国应如何利用自由贸易区内的资源,提高自身比较优势,协调与区内其它国家的贸易关系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