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区域经济,特别是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是缩小我国地区间差距,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发展地区的核心产业,发挥中小企业与核心产业的集群效应,是近年来发展区域经济、寻求区域经济优势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但是,在这个问...[详细]
日本是一个老牌的市场经济国家,也存在着严重的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近些年,日本政府和学术界在对传统开发模式反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内生式发展的模式,即实现由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外来型开发方式向发挥各地区优势,通...[详细]
本文利用效用最大化模型分析了个人的诚信选择及由此决定的社会诚信水准,并讨论了诚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个人对诚信的选择是该人在与他人进行交易博弈的社会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影响个人诚信选择的决定因素有个人财富、能力和所受的...[详细]
贫困人口在劳动力市场饱受歧视,即使他们的劳动生产能力并不比别人差,也只能拿到相对低的工资。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获得需要成本,不同特征的人将会得到系统性的相同对待,从而引起市场歧视――统计性歧视。而统计性歧视就有可能引发偏好性歧视。这时...[详细]
五种形式化的偏好定义表明,偏好概念应该有更一般的定义。外生的、静态的偏好对于当期经济发展,偏好的形成对未来的经济增长都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通过教育、完善选举制度和公务员的选择任用机制来改善个人偏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详细]
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应呈正相关关系,但内生增长理论却提出经济的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并不一定呈正相关关系,该理论所包含的就业政策含意是:政府解决就业难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片面追求就业量的扩大,而在于通过对教育事业的鼓励和支持来保证...[详细]
韩国于1997年陷入金融危机,然而,同此前发生金融危机的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或同期内爆发金融危机的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是,韩国不久便摆脱了由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深重影响,并在随后的年份内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韩国奇迹般地迅速摆脱金融...[详细]
本文根据制度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制度主义者对环境问题的讨论,提炼出一些制度主义环境经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根据这些概念和制度主义的理论要素建立了一个制度主义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本文还比较了新古典环境经济学与制度主义环境经济学,认为新古典范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