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地理学计量模拟方兴未艾。本文试图科学地运用定量方法,同时避免忽视定性过程。为低碳城市指标体系,寻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确定了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熵值法为修正的综合评价方法。并通过代表城市数据的试算,验证了其可行性与可靠性。[详细]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低碳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低碳城市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对降低城市碳排放具有重要作用。瑞典哈马比的低碳城市建设经验表明,低碳城市建设具有混合型土地利用、较高的土地利用强度以及公共交通主导的交通...[详细]
作为新兴的旅游方式,我国低碳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在低碳旅游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旅游者具备低碳意识和需求,将会带动整个旅游供给的低碳化。本文从旅游者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低碳旅游发展存在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详细]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积极响应全球低碳行动的具体行动。根据上海市政府规划,上海将打造崇明生态岛、临港新城低碳城市实践示范区、虹桥枢纽低碳商务区等三大各具特色低碳示范区。而临港新城作为上海新一轮开发...[详细]
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和发达国家产业与技术升级的内在要求,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日益成为新时期区域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命题。本文拟结合开发区这类特殊区域发展模式创新的时代背景和关键性问题,深入探讨上海临港新城低碳城市实践区建设的基本路...[详细]
随着能源短缺、气候恶化问题的日益凸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城市建设模式。低碳社区作为低碳城市的基本单元,其在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发展方式的大胆尝试将对全球低碳行动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选取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哈马比低碳社区作为研究...[详细]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升竞争力而选择的重要途径。“高碳”特征显著的制造业的低碳化发展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对于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临港新城而言,在其建设低碳城市实践区的进程中,制造...[详细]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交通是构建低碳城市不可或缺的要素。提高建筑能效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减少城市碳排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外部人口和经济活动向美国纽约重新聚集,纽约城市环境面临着新的压力,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影响到了纽约在全球城市体系的地位...[详细]
我国城市正面临全球气候变暖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巨大压力。学习借鉴国际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对促进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推进城市管理创新、提高我国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深入分析波特兰、东京等国际先进低碳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详细]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低碳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区位因子以及区域竞争优势,带来了区域关系的大调整。传统上的中心——外围型、主动——被动型的垂直化劳动地域分工关系被基于低碳经济的功能型水平分工关系所...[详细]
德国低碳城市建设技术世界闻名。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德国慕尼黑市碳减排的背景、目标和方案,重点分析了慕尼黑的房屋整修、高效系统开发与应用、热电联产生产、多样发电方式的联动等低碳城市建筑技术的特点和效果,并论述了慕尼黑市低碳建筑技术开发和应...[详细]
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体,其低碳化发展成为解决能源和气候问题的重要手段。从低碳发展的视角看,城市包括碳源区、碳汇区、碳服务区三种基本的功能空间单元。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各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