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俄语语气词только为研究对象,探讨语气词только与不同词类词语相互作用下分别产生的内外辖域类型。外辖域是常态语义辖域类型,在外辖域情形中,语义辖域内的词语保持完整语义结构;内辖域是非常态语义辖域类型,在内辖域情形中,语义辖...[详细]
时间语词сейчас和“现在”都可表示“言语时刻的时间点或包含言语时刻的时间段”意义,但由于俄汉语言类型的不同及不同民族认知方式上的差异,二者又各有自己的特点。“сейчас/现在”的语义异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俄汉语言世界图景的共性和个性特...[详细]
感知作为心智行为的基础阶段,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认知科学的蓬勃发展,感知问题日趋成为研究焦点。哲学、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诸多学科都对人类感知行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语言学视阈中的感知词汇范畴研究,主要是以感知词...[详细]
多义词义位派生过程中的显著标志是多义词生产意义和派生意义中义子的变化。词义的变化过程实际上是词汇-语义单位内部地位不同、作用各异的超义子、区分义子和潜在义子发生转化和变异的过程,即词的语义结构重新整合的过程。俄语多义名词义位派生过程中义子...[详细]
确立目的的行为可以具有持续性特征。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俄语和汉语中目的动词过程特征意义的异同。[详细]
思维决定语言结构的面貌,俄语术语汉译时必然发生思维模式的转换。鉴于俄汉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俄语术语汉译过程中主要发生分析思维与整体思维、理性思维与直觉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以及对象思维与意向思维之间的转换。[详细]
近年来,以“关键词”为题及研究线索的著述屡见不鲜,作为特定学术思路的关键词,也成了中国学界的关键词。究竟什么是关键词的方法?如何开展关键词研究?文章从术语学角度对关键词的定义及关键词的方法进行阐释。[详细]
本文着重讨论如下几个问题:(1)对第二篇布道文“成文”的看法;(2)对безаконье和безверье两个俄语词的比较和分析;(3)1240年基辅被攻占;(4)这几篇布道文共同的中心主题。[详细]
俄罗斯作家叶•伊•扎米亚京的小说《我们》作为世界文学“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奠基之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评论界从各个视角出发,对小说的内容、意义以及作品形式和创作技艺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小说中的...[详细]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科在我国历史最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拥有从大学本科到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自1941年在延安创办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至今的70多年,黑龙江大学几代俄语人在国家不同的历...[详细]
俄罗斯民族文化概念丰富而复杂,为了展开针对性较强的文化概念分析,需要依据一定标准、原则对它进行分类刻画和范畴化描写,得出相应的概念范畴类型。本文将立足于文化概念分析的特定目标、任务,并从文化认知立场出发,对俄罗斯文化概念分类范畴问题展开...[详细]
本文系统梳理了苏联及后苏联时期不同阶段俄罗斯文化政策的基本特征及历史变迁过程,探讨了在现代化转型背景下,俄罗斯应如何选择最适合本国发展需求的文化政策模式的问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