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元语言是Ю.Д. Апресян进行理论语义学和系统词典学研究的工具,其成分主要由语义基元词、过渡性词汇、语义夸克三部分构成。Ю.Д. Апресян语义元语言研究的目的是揭示词位的语义,编撰新型词典;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对词位(义项)进行注...[详细]
“述”是严译《天演论》达旨术最重要的变通策略之一,述的单位包括句、句群、段等,以句和句群为多,述的方法分为概括提炼、撮其大意、直叙原意、融合等。严译的述具有达原文之旨、避免繁琐、解释内涵、显豁原意、增强生动性等功用。[详细]
国内外学者对翻译语境作用研究涉及领域广泛,侧重点各异,研究范围包括语境因素对翻译的作用、语境对语词和文本翻译的作用、语境对翻译过程、翻译教学、机器翻译、翻译批评、翻译标准等翻译领域的作用,以及翻译语境的作用方式等。其中,翻译语境的作用方...[详细]
本文以20世纪俄罗斯文学体裁理论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托,从理论角度对俄国作家阿斯塔菲耶夫的小说《最后的致敬》的体裁特征进行细致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作家阿斯塔菲耶夫采用了一种复杂的、综合型体裁形式,即长篇化的寓于...[详细]
俄罗斯文学与东正教精神有着难以割舍的关联。什梅廖夫的创作以浓郁的俄罗斯气息和宗教情怀见长,在他的《朝圣》、《禧年》、《天国之路》等诸多作品中宗教情愫鲜明。本文从宗教的视角发掘、分析体现在什梅廖夫创作中的堕落-转变、永生、天意等主题内涵。...[详细]
普图什金娜的剧本远离历史,不问政治,无关宗教,只为爱情。剧作家凭借纯粹的爱情主题、“不正常的”女性形象、幽默讽刺的对话基调,创作出“日常生活式的平凡剧本”,使其成为俄罗斯上座率最高的剧作家之一。普图什金娜爱情之国的“乌托邦”情怀说明关注...[详细]
以别尔嘉耶夫、布尔加科夫、弗兰克等为代表的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面对着世纪之交俄国社会的动荡与精神的危机,力图为俄罗斯探索出一条独特的现代化之路。在对俄罗斯现代化之路的理论探索过程中,他们经历了从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到中、晚期神学乌托邦...[详细]
布道文或“训诫文”是古代罗斯文学的体裁之一,在文学史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当年传留下的布道文不多,而谢拉皮昂的布道文是较好的:它将爱国与爱教、卫国与卫教结合起来,具有启迪并训导教民的政治意义和宗教意义。这篇布道文不仅影响当时的教民,而且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