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扼要阐释“意思 文本”语言学的配价、题元、配位结构、支配模式等几个核心概念。必需情景参与者在相应谓词的对象语语义元语言释文中对应的变项范畴位叫做谓词的语义配价,又称语义题元位。题元在“意思 文本”模式理论中,一方面,按照层次区分为语义...[详细]
概念“真”是所有知识领域的基础,存在于语言个性的日常意识中。汉语概念“真”对应两个意义相近的俄语抽象名词:истина和правда。古俄语中,истина与谎言相对,属于人的世界;правда与谬误相对,从属于上帝,其地位高于исти...[详细]
副词напрасно包含三个义项,分别与汉语副词“白,徒劳地,无益地”、“没有必要地,没有根据地”、“不公正地,不对地”在语义上形成对应。本文主要讨论的是напрасно1与汉语副词“白”在语义上的异同。通过对比分析,不仅可以帮助俄语学习...[详细]
事实表明,现代术语学得到次语言理论的充实,尝试脱离专业交流中的称名的方面,并转向交际,因为专用目的语言的主要任务在于充分传递信息。专业信息研究的另一个方面同专业语篇中包含信息多方面理解和阐释有关,在这方面解释学范式可起作用。[详细]
阿兰•雷是法国著名的词典学家、词汇学家和术语学家。本文对阿兰•雷的术语观进行梳理,将其主要概括为以下6个方面:从术语到术语学,对客体领域、概念体系和术语体系的类别划分,术语的本质特性与功能,新词与术语学,术语编纂和标准化。[详细]
本词条包括назначить1/指定,назначить2/任命(指派),назначить3/规定,назначить4/(命中)注定,назначить5/开(处方)11个词汇语义单位的释文。词汇语义单位的释文参照《现代俄语详解组合词典》(Ме...[详细]
本文基于对译的语形对位、义项对应和语用对等特点的分析,从符号学的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角度剖析了对译的本质属性,考察了对译在全译体系中的地位及关系,最终对其内涵做出厘定。[详细]
术语翻译遵循全译观,内容与形式的转化是术语翻译的内在规律。从行为对象及其特点出发,术语译者应顺序遵循语里意义极似再现原则,语表形式合理表达原则及语用价值实现原则。[详细]
译文中普遍存在“的”字使用过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个定心结构中使用多个“的”字。作为定语标记,虚词“的”字的使用具有一定弹性,以意义连贯性为主,可少用,语表形式更简练。俄语形式变化严谨,语法结构与语义关系错综复杂,俄语定语、定语从句通常具...[详细]
2005年5月20日俄罗斯联邦国家语言法由国家杜马颁布,联邦委员会通过,6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该法律文件对俄语作为俄罗斯联邦国家语言进行了法律规定,对俄语的使用范围、保护和支持俄语、保障俄罗斯公民使用俄语的权利、违反国家语言法应承担的责任等...[详细]
20世纪之初的俄国未来主义和形式主义学派以引人瞩目的反叛姿态向一切传统发起进攻,企图瓦解传统的话语结构,发出自己的声音,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形式主义在初期的理论建构过程中正是以未来主义创作实践及其理论为基点的。本文将以未来主义者的诗语观为...[详细]
俄国作家伊萨克•巴别尔在《骑兵军》中以戏剧化的人物叙述者代替了全知叙述者,叙述主体意识分裂,隐含作者的意图更加复杂隐蔽。柳托夫是本书中最具特色的第一人称叙述者,他贯穿始终,叙述话语覆盖哥萨克和犹太人。在叙述所见所闻的过程中,柳托夫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