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俄国文论,在今天需要有我们自己的眼光,从中国文化的立场出发。而引进应该为建设中国学术服务。20世纪的俄国文论,创造性成果主要体现在重要学者和学派的专著上。善于同它们对话,是发展我们学科的可靠途径之一。[详细]
索洛古勃以一破一立的写作策略,否定了古希腊多神教放纵情欲的爱恋观及基督教爱的思想,并进而否定了用这两种爱改造现实世界的可能性。他希冀用具有创造功能的神性之爱去开辟新的天地,构建心目中的乌托邦。[详细]
索罗金在《标准》、《蓝油脂》、《四个人的心》和《玛丽娜的第三十次之爱》等小说中运用破碎、片断、随意和不确定等手段化解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通过戏仿式的色情描述调侃读者、讥讽现实,用不同的叙事话语和语言游戏颠覆权威话语系统,消解文学传统结构...[详细]
罪与罚是直接与《旧约》相联系的一个基本的基督教观念,而在俄罗斯的东正教哲学和文化中,人们对这一观念的理解与其民族性紧密相连,体现出东正教世界观的独特性。从这一观念出发可以看出俄罗斯社会和历史文化中的一系列现象的本质所在。而陀思妥耶夫斯基...[详细]
电子词典产生于20世纪末,近年来无论是在理论建设与实践运用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电子词典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与理论语言学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产业。本文从语义学角度,论述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1)电子词典的类型与功能;2)电子词典的释义方法与内容;...[详细]
本文从认知视角对俄语"动态"存在动词和"静态"存在动词所包含的语义空缺这一独特的现象展开了分析与探讨,对俄语存在动词语义演变的来龙去脉作了较充分的揭示,这为俄语存在句的研究引入了一个较新的观察点和一种较新的方法,使相关存在句语言事实能够得到...[详细]
现代俄语词汇学与文学修辞学的联姻是指把语言学研究与文学文本分析结合起来,在词汇层面上揭示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语言的某些特点。这种交叉研究不仅会扩大俄语词汇学研究的理论视角,对其他语种的词汇学研究提供启发,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词汇学知识的...[详细]
语言和社会的共变是社会语言学共变论的一个基本观点。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文化作为历史凝结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必定影响到语言的发展历程。我们这里的"文化"具体指影响俄汉语言变化的社会文化因素,而词汇则是语言中最敏感和最富于...[详细]
较之主动句,被动句有着自己独特的语用价值。但作为一种有标志的句子,被动句的使用会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汉俄语被动句在语用功能及所受限制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在功能上存在差异,因为操俄语的人与操汉语的人们对被动句的使用观念是不...[详细]
时间认知方式有两种,在不同的语言中它们占据不同的主导位置。受时间认知方式的影响,俄汉语对行为时间的确定可能采用不同的参照点,从而使得同一个行为在俄汉语言中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时间形式。[详细]
"龙"在中外文学文化中被赋予独特的象征意义。通过对龙的形象的考察,可以同时了解多种文化(帝王、民俗、宗教)和文学传统。本文对跨文化视野中"龙"的象征性和象征性的"龙"(符号)的比较研究,从多方面探讨"龙"的象征意义的产生、异同及其原因,并阐发"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