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运用成分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对英汉自然话语中的物指空间指示语"this"、"that"和"这"、"那"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究语言的主观性。研究表明,透过这些空间指示语所表现的主观性呈现在英汉两种语言的三个层面上:(1)空间指示语的语义结构中,(2)叙事体...[详细]
本文认为汉语除了有"完成"、"经验"、"持续"、"短时"这四种体外,还有"成就体"、"达及体"和"完结体",其标记分别是"-成"、"-到"、"-完"。以往的研究都将"-成"、"-到"、"-完"作为动补结构中的结果补语对待,近年来有的学者注意到它们与体的关系,尚没有人进...[详细]
本文评述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在我国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应用,发现在因子抽取模型选取、确定因子数目方法和研究报告的报告项目上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建议,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时,1)应保证研究样本足够大,2) 抽取因子时使用共同因素模型方法,3)使用斜...[详细]
本文通过一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验,探索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发展的历程和促进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研究发现,教师的发展愿望和反思实践能力是成长的动力,而一个积极、团结的学习集体、不同经历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的要求和期待是促进教师发展的几...[详细]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需要真实语言环境,但我们更应注重学习者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模式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机会。本实验报告旨在揭示日常生活事件表演模式在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受试为西北某大...[详细]
本文旨在对比高校学生英语作文自我评估与教师评判,来验证教师评判的有效性。12名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和12名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参加了这次研究。结果显示:1.12名评分员评判学生作文时,对语言使用的关注倾向特别明显;而学生对自己作文评判时,虽倾向于关注...[详细]
本研究从1987—2003年的四级作文评分样卷中等距抽取4份样卷,分析其六种及物过程使用情况,统计其使用频数,用SAS软件的Fisher’s Exact Test双侧检验4份样卷相邻两档间的及物过程使用总正确率和构成比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除8分档与5分档之间在及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