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认知方式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项目有效性的关键。本文通过对190名参与某高校在职英语教师专题研修班学员的问卷调查,结合质的研究方法,探究外语教师的认知方式及需求。研究发现深受教师欢迎的研修形式是讲座与讨论、同行分享与专家问答、示范与演练相结...[详细]
本文在构式语法框架下,采用构式联接性分析方法,研究语料库中的双宾构式。本文语料来源于WECCL2.0,采用Colligator软件提取数据(双宾构式句),将数据输入专门软件Collo.Analysis进行分析,计算出双宾动词的频数及其与双宾构式的联接强度。研究发现:(...[详细]
英汉语对比研究表明,英语作为一种“时”突出(tense-prominent)的语言,具有系统的时标志;而汉语作为一种“体”突出(aspect-prominent)的语言,体标记(aspect marker)非常丰富。有关英汉语言时体差异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基于语料库的汉语体标记探讨还比较...[详细]
本文通过概述词汇学习的两种理论“先天论”和“用法建构理论”,描述在这两种理论框架下儿童早期词汇和语义的特征。本文认为,先天论能够解决词汇学习的逻辑问题,对概念发展的初始阶段提出了富有逻辑的见解,但该理论需要界定好早期词汇学习中的约束原则...[详细]
本文研究阅读中词汇的注释方式对于词汇习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阅读文章中对生词进行注释更能促进词汇的附带习得,但注释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为了提高学生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应当鼓励学生选读有注释的英语读物。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英语专业一年级的...[详细]
本次研究通过与国际学者论文语料的对比,探究中国学生在英语学术写作中使用身份语块的特点以及在学士、硕士和博士等不同阶段使用身份语块有何变化特点。该项基于语料库的考察结果表明,中国学生使用身份语块总体存在使用不足的倾向,尤其是生命主体语块和...[详细]
本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学习动机进行调研。实验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抽取165名天津某高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系学生。所得数据经SPSS11.5进行因子分析后析出八个因子,即八种动机类型。分别为:就业需求动机、专业应用动机、个人心理动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