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言,有一种零和博弈的思维,认定社会组织的活跃只能导致国家的衰落,或者国家能力的强大会导致公民社会的羸弱。因此,国家对公民社会的发展持防范态度,而公民社会的推动者们往往主张国家退出,追求民间组织获得完全独立于国家的自主...[详细]
本文考察了1978年以来中国涉农信息化政策的演变过程,认为其政策范式正经历"农业信息化范式"向"农业与农村信息化范式"的转移;分析了范式转移的动力机制和制约因素;提出新范式的制度化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政策演变核心。[详细]
本文运用彼得?霍尔(Peter Hall)政策范式理论,分析中国发展政策领域的范式变化。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政策共经历三个明显的范式阶段:赶超发展政策范式(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单纯经济增长(GDP主义)政策范式(1978-2003),以及正在形成的以人为...[详细]
中国的公共政策格局正在出现从偏重经济政策到重视社会政策的转变过程。本文试图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来解释中国公共政策在新世纪之初出现的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的格局改变。本文认为,中国社会矛盾的凸现是出现这种转变的社会经济背景,政府...[详细]
2003年以来,在建设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新的社会背景下,围绕制定"十一五"规划、《义务教育法》的修改,全社会呼唤已久的教育发展观的转变终于出现,推动了教育领域公共政策的范式转移。教育政策领域的范式转移主要表现在:持续多年的"教育产业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