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至2006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从中国公共政策出发,这一阶段的特征将能获得一个清晰的观察视角。本文试图对这两年中国公共政策的基本框架与议题重点作一梳理,从中理解中国社会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中国政府的政策回应,并尝试着分析出某...[详细]
自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民工潮"以来,进城务工人员被作为城市的负担而被各种政策限制和约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进入21世纪,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触发了农民工政策范式的转移,政府把农民工重新定位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人阶级的新成员"...[详细]
本文以宏观与历史的视角,重点分析农民工政策的演变。文章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家有关农民工的政策经历着较大的转型,从以严格控制与社会排斥为特点的模式向以制度性吸纳并强调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模式过渡。在探讨政策范式转变的深层原因时,文章...[详细]
:2003年SARS疫情的爆发与流行成为中国健康照顾政策与公共卫生政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标志健康照顾政策与公共卫生政策范式的转变,传统的公共卫生向大众健康政策模式转变,反映社会管理方式与政府职能发生转变,公共服务制度创新与社会政...[详细]
中国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发展社会政策的过程中面对三个问题:福利国家的经验可以学什么?福利能否促进效率?能不能够控制福利成本?站在推进社会福利的角度上,必须对这样三个问题做出明确的回应。本文提出三个角度,试图回应以上问题。它们分别是:第一,强...[详细]
本文考察了我国住房政策范式的演进,指出住房政策经历了两个政策范式即福利住房范式和市场化住房范式。文章重点分析了当前住房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指出在住房市场化范式下无法根本解决这些问题。文章的结论是要彻底解决当前各种住房问题必须建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