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类句是刻画一类对象具有某种普遍属性的简单陈述句(如“鸟会飞”),其最大特点是容忍例外(例如“鸟会飞,但是企鹅不会飞”)。这一特点对指类名词的指称机制提出了挑战。本研究认为,指类句具有话题性,在语境中人们相对于该话题对事物进行动态归类。...[详细]
本文结合笔者近年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实践,探讨学习者翻译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并尝试建立一套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路线与译作评析模式,以便学习者能够在直观和量化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翻译过程与翻译产品,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启发性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详细]
文章通过自建《傲慢与偏见》在不同时期的21个全译本语料库,试图重构翻译文本的句法规范。通过分析语料在不同时期的句法特征,从而探讨《傲慢与偏见》不同时期译本句法规范的历时变迁。平均句长、关联复句、直接引语及特殊句型是研究的重点。数据结果显示...[详细]
风格批评一直是翻译批评中的一个重点。本文通过自建语料库,从风格研究的三个层次,即语体、体裁和译者自身入手,对李白诗歌及其三个英译本的翻译进行系统研究。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译者风格的彰显加以探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一作者的风格在不...[详细]
以语言使用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派非常重视频率效应。近年来国外研究者对语符频率、语类频率及二者间的交互效应做了很多探讨并取得一定成果。研究发现充分利用语符频率与语类频率偏态输入的交互效应有助于语言习得,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成果鲜有介绍,实证研...[详细]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目的在于实现免费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英语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调研表明,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在专业分布、指导思想、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平台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信息失衡。[详细]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当今话语分析领域的热点,逐步形成了三种主要的理论方法,包括系统功能多模态话语分析、多模态互动分析和语料库语言学多模态话语分析。本文对这三种理论方法从其理论基础、分析方法两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它们对认识人类互动的本质特征和研...[详细]
《社会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一书试图将表面上差异鲜明的两种语言研究方法融合起来。社会语言学常被视作一种凭直觉的、注重实际语言现象的研究方法。而语料库语言学一直被视为一个数学的、技术性的语言研究方法。两者通过统计学连接起来。书中介绍了语料...[详细]
《中国英语教育》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双月刊,在网上先行出版电子版,由教育部社政司主管。本刊主要发表英语教育方面研究论文,报道英语教育界动态,沟通学界信息。本刊学术、交流、信息三者兼...[详细]
9月25-26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第三届全国外语教学与研究专家论坛”在杭州西子湖畔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国内知名外...[详细]
第五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定于2012年10月19日至21日在武汉举行。大会主题为二语习得与外语教育。会议由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 论文要求:内容包括20字以内的论文标题(英文或汉语)...[详细]
2009年10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首届全国语料库翻译学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近50名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标志着我国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兴起。为进一步推动这一新学科的发展, 北京...[详细]